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熟记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理解类题目的理解。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交友”的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朋友如甜瓜,百试始得一。法国
2、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个生命苏醒;停住你的脚,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现。
3、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李贺
4、朋友像‘地鼠’,平日里躲在各自的窝里不打扰我,一旦发现我有需要会随时跳出来扶我一把。
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墨翟
6、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9、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冯梦龙
10、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11、有所成是正因用心。如果有很多机会,但不用心,就不会成长。
12、交友莫交财,交财两不来。
13、正如真金要在烈火中识别一样,友谊必须在逆境里经受考验。——奥维德
14、苔岑之契——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15、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6、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17、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8、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文天祥
19、道德需要我们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落实。如果人人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无限美好!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21、人格都是平等的,面对名位显赫的朋友,要保持自尊,面对名位一般的朋友,要保持谦逊。
22、‘宽恕’为我们的生命增加了广阔的空间。
23、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交往的友谊才能日益深厚,天长地久。
24、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2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6、交友投分,切磨箴视。—— 周兴嗣
2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28、每一天花一点时刻想想就应感恩什么,比如此刻心脏还没退休。
29、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0、精神操守方,思想方法圆;目标志向方,行动决策圆;严以律己方,宽以待人圆。
31、商品有价情无价,金钱、友谊不相容。
32、道德,常常挂在我们嘴边,但你可知道道德的真正含义?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3、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伊索
34、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35、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36、最善于应付对外面敌人的恐惧的是尽量交友;对于不能交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们结怨;要是连这个也办不到,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和他们往来,为自己的利益疏远他们。——伊壁鸠
37、穷人的苦恼在于没有选择,富人的苦恼在于有太多选择。
38、知己肝胆相照。文天祥
39、想与所有的人交友的人,不是任何人的朋友。——普菲费尔
40、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
41、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42、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
43、在朋友面前,不要公开暴露自己的弱点,保护自己的隐私。
4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45、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
46、追求“两个一致”: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47、结交不嫌贫,嫌贫友不成。
48、我们常常以爱为名,去干涉、劝说我们爱的人,以为这样就是对他们好。经过多年的体验、实证,现在对我而言,爱到极致就是放手。其实要给你爱的人最大的爱和支持,就不要把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套在他们身上,用自己的喜好和标准来评判他们的行为。——张德芬
49、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50、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51、朋友不信,则交易绝。
52、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胡氏家训》
53、道不同,不相为谋。
54、要这样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为仇人,使你的仇人却成为朋友。
55、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莎士比亚
56、人格如金,纯度越高,品位越高。做人一辈子,要以人品做底子。道德可以弥补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人的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做人以德为先,待人以诚为先,做事以勤为先。
教育是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估计你也对类似的句子感兴趣吧?也许下面的“道德经中讲孝的句子”正合你意!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诉我们,我们永远不能以我们的理解去约束世事,要以谦虚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 道德沉寂时会有人持仁义之心,智慧兴起时也会有大伪之人。
3、对于道德经考虑的是正义,公平,以及法规的问题,而不是利益的问题。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有七善,人当学之。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先贤告诉我们,道是难以道明的,因为它超越了言语的范畴,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7、只有通过道,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天地万物。
8、道德经中的“施无不胜,攻无不克”,揭示了非暴力、和平解决争端的最高法则。
9、形神俱守,真其好者。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小事易做,大事得从细节开始做起。
11、道德经倡导人们回归纯朴的生活,追求简单而精致的快乐,从而达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12、默而识之,不言而喻,是为最厉害的智慧。
13、道德经中告诫我们:“巧言令色,鲜矣仁!”强调我们应少言多行,而不是口若悬河。
1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道德经第七八章。
15、心存善念,行善积德,才能将道德智慧传递给下一代。
16、令人留下快乐印象的人往往有希望。
17、道德经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流逝的年岁。
18、年华如梦,道德经教导我们要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19、《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列子》、《六韬》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舍弃博学多才、放弃权勾面面俱到的人的话,社会将受益数倍。
21、母亲是道德的典范,她用自身的言行教育我们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2、不要放弃梦想,保持信念,这样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23、“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无欲无求,则清静无为。” —— 消除六根的杂念,将四大变为空,没有欲望没有追求,便可以清静地不做事。
24、安民则治,正己则定。
25、抱朴守一,能无为而无不为。
26、为母者,默默奉献,深藏功名。
27、行善勿问名,最崇高的品德是不求回报。
28、名实相符,则天下服之矣。
29、道德经中的某些句子缺乏科学依据,难以被证实。
30、修身以中庸,立志以中庸,事业以中庸,交际以中庸。
31、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心得:老子的《道德经》,其实也包括儒家、佛家,说的都是关于如何从内心感受上去体悟我们的本心本性,也就是内心一气的实相问题。当我们心能真正观到那个实相的时候,外面的应对进退就如同孔子所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放开对心的控制和约束,但却不会逾越大道的一丁点的矩度,所有人事的应对进退都依道而行,不会有半点差池。所以,外在的为人处世的根本,在内而不在外,内在处理好了,外在也就迎刃而解了。
32、道德经第八章中讲的非常透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
33、只有以真诚与善良为核心的质量,才能激发正义感和道德责任。
34、顺应自然,养生之法则。
35、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中庸,既不过于张扬,也不过于压抑。
36、静敬营义,避世行慈,藏之名谓微,谓之始终。为学之道,日益至也。
37、道德经告诉我们,真正的弱者不会因为别人的嘲笑而屈服,而是坚持自己内心的坚强和善良。
38、笑者,含笑而过,与世界和谐相处之人。
39、道德经中提到,年的流逝像河水般无法阻挡。
40、道德经中强调了珍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41、道德经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智慧,能够化解冲突和增进和谐。
42、善行蓄势,谨言慎行,如滴水穿石,可达至深远的影响。
43、道德经告诫我们,少言必知其足,而多言则易失其所。
44、道德经的智慧在于:“学不学,恍兮惚兮,其中有象。”这让我们认识到,学问并非都在口舌之间,有时默默的领悟更为重要。
45、能入世而不为世所累,以己之心,观人之心,道德经告诫人们要换位思考,理解别人,以达到互相包容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46、那些跟随道的人,充满和平和宁静,不被尘世之事所困扰。
47、道德经教导人们不妄动心念,保持内心的冷静与平和。
4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从内心开始改变,深化自我的道德修养。
49、见于《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算是这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了。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非是让我们什么都别去尝试;而“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在说,做事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应该为了一时猎奇,做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50、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5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52、道德经中提到的弱者是那些能够遵守底线、坚守正道的人,他们的内心更加坚定、无所畏惧。
53、“养蓄不争,故无败。” —— 保护和绮护不参与互教争斗,因此不会失败。
54、慈爱如母亲般宽容,为母则化解矛盾。
55、天下多忧,民穷而不溃者,唯有道是以能治。
56、少言可以避免冲动的言行,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57、不放弃希望,才能激励自己。
58、谨言慎行,以诚为本,不欺瞒他人,不伤害他人。
59、人与人相处,要把握好互相的度,以和谐为主。
60、弱者并非被命运所束缚的人,而是那些能够积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因为他们坚信:无论强弱,人生皆是成长的旅程。
6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便是道德经中对人生感情起伏的独特见解。
62、忍辱负重,道德经中提到以柔克刚,纳于原始,这是告诫人们在困境中要保持忍耐和坚韧的精神,以克服困难。
63、在面对困境时,要冷静思考,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以保持道德准则。
64、见微知著,最真切的智慧源自细微之处。
65、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66、见于《道德经·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道理其实很简单,告诉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得失,就放弃日后的道理。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判断祸福之时,更应该学着理性看待,换一种思考角度,也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67、弱者并非是世俗意义上的弱小无力,而是能够化解冲突、保持和谐的智慧之人。
68、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69、安守一心,能得二用。
70、无欲则刚,无为则德,强调无私和无为的重要性,只有没有私欲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坚定和德行的真谛。
71、治人事天,治天事道。
72、你的生活分为过去式和将来式。你的婚姻现在才算完整,就是完成妻子让你做的每一件事。
73、"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持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与他人争论,而与之相反,争论却会导致产生更多的冲突,这也就意味着“辩者不善”。
74、善于变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平静和宁静。
75、知道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造就自我。
7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满足的人就不会导致屈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受到危险。)
77、"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道德经中对人生观察深入,犹如明镜高悬,让人反思自身,提醒我们,人性中的矛盾感情,需要我们自己去解答。
78、善于以德报怨的人,能够收获更多的友谊和理解。
79、教育是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3、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4、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7、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8、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10、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11、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1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2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2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2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2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3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3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5、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36、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3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41、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4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4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4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4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47、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4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4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章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1、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3、当人类隔阂泯除,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蒲克明
1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7、(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月日名言)——《道德经》第章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章
2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3、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嵇康
2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2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巴尔扎克
28、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3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月日名言)——《道德经》第十八章
3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3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35、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3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39、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本文网址:http://m.gx86.com/juzimi/289199.html